top of page

馬田樓 (教堂禮賓樓)

建於一九一九年,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。

歷史價值

教堂禮賓樓 (又稱馬田樓) 建於一九一九年,是一座由維多利亞教區會督持有的三層建築物,最初是興建來給聖保羅書院作宿舍;聖羅保書院原本就在忌連拿利 (鐵崗),由十九世紀運作至今。二次大戰結束不久,著有小說《瑰寶》的作家韓素音曾居於此;小說曾拍成荷里活電影《生死戀》(一九五五年),由威廉荷頓和珍妮佛鐘斯主演。

 

建築價值

 

教學禮賓樓面對上亞厘畢道的正立面已被樹木遮蔽,建築價值難以在外表觀察。建築物主要是受巴洛克影響的新古典風格,但實在比較接近藝術裝飾風格。正門門廊以四方立柱、門拱、托架以及建有幾何形厚重矮牆的平頂構成,四方立柱異於正式古典構造,十分突出。大門的裝飾花紋玻璃明顯有藝術裝飾風格 — 這種風格一九二零年代未見風行而於一九六零年代才得以正名。

 

建築物所有立面雖然都依循古典建築設計建造巨大裝飾方柱、帶狀迴紋裝飾、檐楣、楣飾以及裝飾矮牆,但是和正門門廊一樣沒有嚴格遵從古典風格。一樓有條拱頂迴廊,但以乎被窗戶密封。中間屋頂傾斜,以鋁板鋪上,而兩側翼屋頂則平整。數支帶裝飾煙囪尚可得見。正面的矮牆上有特別花紋,與建築物圍牆匹配。外牆有灰泥批盪,灰白得很有品味。建築物內部仍保留大量原本裝飾如門拱、房門、楣飾等等。

 

罕有程度、保育價值、保持原貌程度

教學禮賓樓的建築風格少見,甚至本地僅見,明顯有保育價值和建築價值。建成至今有改動,但大致保持到原貌。

 

社會價值、地區價值
 

​教學禮賓樓曾為聖保羅書院的宿舍,亦曾為傳教士宿舍,淵源甚厚,其獨特建築風格聞名於上亞厘畢道。

組群價值
 

教學禮賓樓的歷史和社區意義在於與會督府 (一級歷史建築)、聖保羅堂 (一級歷史建築) 和舊聖公會基恩小學 (二級歷史建築,原為聖保羅書院南翼) 相鄰。

 

在二零零九至一零年度施政報告裏面,時任特首曾蔭權提出「保育中環」,馬田樓是其中一環。計劃內共有八個地點,包括中區政府合署建築群、中環街巿、前中區警署、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、美利大廈、新中環海濱、香港聖公會建築群 (中環主教山) 以及荷里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。

bottom of page